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

【概况】 2016年,作为“十三五”的开局之年,全市以 “七个三年行动”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推进项目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,经济呈现缓中趋稳、稳中向好趋势,工业、投资、贸易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保持在合理区间。

【综合】 2016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.3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长7.8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53.8亿元,增长3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117亿元,增长7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92.5亿元,增长11.3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.4:44.4:35.2,一、二、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.5:41.6:48.9。

财政:2016年,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20394万元,同比增长6.2%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9598万元,增长8.4%。其中:国税部门完成17574万元,增长60.2%;地税部门完成31809万元,增长2.7%;财政部门完成30215万元,下降4.1%。全口径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2.3%。

为民办实事:2016年,全市15个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完成目标任务。其中,5个项目超额完成任务。全年建设农村公路129千米,农村危房改造1600户,城市棚户区改造2210套,5个行政村完成配电网改造,新增自来水供水人口48899人,新增城镇就业人口6870人,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1550户,安装90个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。

企业注册:2016年,全市新登记企业645户(其中,农民专业合作社177户),认缴注册资本199729万元,办理企业变更登记456户,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399户,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活跃,增长势头强劲。截至年底,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20951户,企业3833户(其中,农民专业合作社906户),注册资本总额1754827万元。

小康社会建设:2016年,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83.3%,较上年提高3.8个百分点。其中,经济发展类实现程度71.6%;人民生活类实现程度87.2%;社会发展类实现程度99.4%;民主法治类实现程度100%;生态文明类实现程度88.3%。38项监测指标中,23项指标提前实现2020年目标。

【工业和建筑业】 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家。其中,新增规模企业21家,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73.7亿元,同比增长10.6%,实现增加值72.6亿元,增长7.6%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9.2%。产值过亿元的规模以上企业47家,实现产值225亿元,增长16.7%。

主要产品产量: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216.1万吨,同比下降27%;水泥产量276.1万吨,增长15.9%;发电量18.2亿千瓦时,下降9.6%;焦炭产量81.7万吨,下降4.3%。

经济效益: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7.9亿元,同比增长13.1%,实现利润总额18.9亿元,下降1.8%。

高新技术:年末,有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,实现产值52.9亿元,同比增长21.2%,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7.8%,培育战略性新兴企业12家,涉及医药制造、节能环保等行业。

园区经济:“135”工程加快推进,建成标准厂房20.7万平方米,在建20.1万平方米。39家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.09亿元,增长9.84%,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6.9%。

建筑业: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.4亿元,同比增长7.6%。年末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4家。资质以上房屋建筑工程产值25.3亿元,增长21.4%。

【农业】 2016年,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87.4亿元,同比增长3.6%,实现增加值53.8亿元,增长3.6%。粮食播种面积8.55万公顷,比上年增加653.33公顷,增长0.8%,粮食总产量47.67万吨,下降1.3%。

畜牧业实现总产值42亿元,同比下降0.1%。生猪出栏119.6万头,减少6.4%;牛出栏5.6万头,增长5.5%;羊出栏13.7万头,增长4.7%,家禽出笼505.8万只,增长2.3%;肉类产量9.8万吨,下降0.6%;禽蛋产量0.88万吨,增长4.0%。水产品产量19184吨,增长4.6%。

农业产业化企业269家。其中,省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为8家、40家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80家。其中,规模以上农副加工企业35家,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83.07亿元,同比增长71.6%。农副产品加工业就业人数11289人,增长11.1%。发展星级休闲农庄18家。其中,五星级休闲农庄4家,四星级休闲农庄1家,三星级休闲农庄13家。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家,五星级休闲农庄1家,三星级休闲农庄6家。有“湘中黑牛”“肖老爷”“久久鲜”“湘山”“如心”“茸桂口服液”等16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,“枫木贡茶”“富田桥豆腐”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“桥头河”和“湘中黑牛”成功入选“湖南省农业十大品牌”候选名单。桥头河白茶、祥兴农林科技“湘山”纯茶油、超琅农业“乡村粉条”、紫龙腾农业科技“食用植物油”、丰乐园农业“坛豆角”等5个产品获2016年中国中部(湖南)农业博览会金奖。

全年推广各类农机具10085台(套),全市农机总动力84万千瓦/13.7万台套。完成机耕面积5.27万公顷,机耕水平91.11%;机插机播面积1.73万公顷,机插机播水平30%;机电排灌面积3.73万公顷,机电排灌水平64.57%;机械植保面积2万公顷,机械植保水平35%;机械化收获面积4.53万公顷,机收水平78.41%,水稻生产耕、种、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.96%,比上年提高6.5个百分点。培训农机实用技术人员1383名,农机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目标。

【固定资产投资】 2016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594个,竣工项目496个,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1.1亿元,同比增长17.5%。其中,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完成52.6亿元,5000万以下投资项目完成149.3亿元,房地产投资完成9.17亿元,增长59.7%。完成工业投资122.2亿元,同比增长22.1%。其中,工业技改投资105.1亿元,增长10.9%。

列入娄底“四个一批”重点项目138个,完成投资105.8亿元,占年度计划110.5%;市本级98个项目完成投资95.2亿元,为年度计划103.5%。三一军品生产线改造、洪源商贸城、开成商业广场、金达沥青搅拌站、电力基础设施、公租房南芙点、安邵高速涟源段、娄底大道规划区外段、油茶产业开发、万梅小区建设等64个项目竣工投产;康麓生物、国师路改造、娄底大道城区段、蓝芙线、伏田线、丰荷线、安大线改建、杨家滩湘军文化商业街、杨家滩农贸综合商业城等25个项目有序推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