湄江国家地质公园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首崖门之冬。(易志祥 摄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美丽的黄罗湾。(易志祥 摄)

 

  湄江秋色。(易志祥 摄)

 

湄江十里画廊    (黄义志  摄)

 

擎天一柱    (黄义志  摄)

  湄江地处湘中腹地,涟源市西北部,总面积118平方公里,1993年7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,2002年12月被批准为省级岩溶地质公园,2009年8月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。

  湄江风景名胜区距涟源市区35km,距娄底城区40km,距长沙市170km,正处在湖南旅游网络的中心地带,在全国旅游热线上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。景区交通十分方便,公路、铁路网络密集而便捷。我国南北方向的第二条公路主干道——207国道从景区穿境而过,至长沙有长潭、潭邵、娄涟(高等级)等数条高速公路相连接。涟源市位处湘黔铁路线上,距两个铁路枢纽城市株洲和怀化都很近。目前正在建设的 “二广高速”公路途经湄江,并留有出口。同时,我省的山水旅游专线——“长韶娄”高速也规划有连接线至湄江风景区核心景区。随着“二广高速”和“长韶娄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,湄江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凸显。

  湄江风光奇特,景点集中,景观齐全,集山、水、洞、石、峰、崖、涧、泉、湖、瀑、桥、峡谷、沙滩、绿洲于一体,具有奇景、险境、神旅之特色。拥有一代帝陵、二湖秀水、三道岩门、四片绿洲、五座寺庙,六大飞瀑、七里峡谷、八面险峰、九曲湄江、十处绝景、百个奇洞、千块巧石、万树腊梅等秀美景观。湄江地质地貌为低山岩溶地貌,地质构造独特,岩层裂隙发育完全,岩溶地质作用充分。如香炉山的“天弹待发”,仙人府的“天生桥”,观音崖的“莲花涌泉”,龙泉峡的“S型曲线深沟”,藏君洞的“天然壁画”等均为世界稀有地质遗迹,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科研科普价值,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为主体,梅山文化为内涵,岩溶地质遗迹为特色的综合性景区。景区共有四百多个景点:其中一级景点76个,二级景点126个,三级景点226个。分布在十大景区之内:即观音崖、藏君洞、古神州、塞海、龙泉峡、黄罗湾、香炉山、仙人府、大江口、仙人寨。

  开发湄江旅游资源,时间虽不长,但受到了领导与旅游界的高度重视,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,游客络绎不绝,名人画家、摄影家慕名前来,促进了景区旅游业的发展,加强基础设施,路通、水通、电通,服务网点随之配套。自1990年开放以来,已接待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游客100多万人次,赢得了啧啧赞誉:“湄江风光,实在太美了!太美了!”

  原中顾委委员、上将李聚奎为家乡湄江风景区的开放,挥毫写了“湄江绝景,楚湘奇观”。 原全国人大常委、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游览后,饱蘸浓墨,写了“湄江美、湄江迷,山奇、洞奇、水更奇,无限风光在此间”。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夫生游览后,他热情洋溢地写下醒目赫然的“三湘一秀”四字。原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实地考察赞叹地说:“湄江奇特的风景,对于开发旅游资源,发展旅游事业,振兴地方经济,是很有益处的”,并欣然题词“湄江风光,得天独厚”,同时为《湄江风光》一书作序。原新华社副社长李鲁,在游览后曾感动地说:“湄江奇特的景观,实在太妙了!太美了!”他十分激动疾笔写下“潇湘灵气”四字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著名画家罗尔纯游览后,感慨万千地说:“湄江奇丽,天设地造,尝心悦目,怡然助兴,愉畅胸怀”。他高兴地写下“三湘独秀”的题词留念。还有不少领导、作家、旅游者,游览后,或作诗题词,或写游记,由衷赞美湄江风光。